而達到高收入國家并非遙遠的夢。在4月23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司長徐林表示:“我們的目標是希望通過‘十三五’的努力,用世界銀行的標準接近高收入國家的行列,如果做得更好一點,可能就進入高收入國家的行列?!?/div>
“這個可能性是存在的?!碧K海南向《中國經濟周刊》強調,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并不等于居民人人高收入,兩者雖有聯系,但又不是相等的關系,“別把國家進入高收入行列,簡單認為老百姓就會一個個富得流油。國家人均GDP水平的高低和居民收入水平的高低及其分配格局是否合理是不同的概念?!?/div>
中國剛剛告別低收入階段,剛進入中高收入國家的行列,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教授袁鋼明通過《中國經濟周刊》提醒:在追求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的同時,也要提防中等收入陷阱。
所謂的“中等收入陷阱”是指當一個國家的人均收入達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順利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導致經濟增長動力不足,最終出現經濟停滯的一種狀態。
當今世界,絕大多數發展中國家都存在所謂的“中等收入陷阱”問題。像巴西、阿根廷、墨西哥、智利、馬來西亞等,在20世紀70年代均進入了中等收入國家行列,但直到2007年,這些國家仍然掙扎在人均GDP 3000至5000美元的發展階段,并且見不到增長的動力和希望。
2012年世界銀行發表的《中國2030》展望指出,在過去50年間,只有13個國家或地區成功地從中等收入經濟體晉級為高收入經濟體。這也就意味著“中等收入陷阱”的命中率事實上相當高。
“中等收入陷阱”的成因與收入差距不斷拉大密切相關。袁鋼明告訴《中國經濟周刊》,“中等收入陷阱”除了跟經濟結構沒有及時轉型相關外,更主要的是社會資源被越來越多地控制在少數利益集團手中,收入差距不斷拉大。甚至一些國家還由于貧富懸殊、社會嚴重分化,引發激烈的社會矛盾。“這也正是它們遲遲未能邁進高收入國家行列的一個重要原因。”
既然很多國家在人均收入達到中等或者進入中等水平以后,都出現了經濟停滯,中國該如何規避?
“我們目前正處于經濟增速的調整期,中等收入陷阱的風險還沒有遠去,在步入高收入國家行列之前,縮小貧富差距、邁過中等收入陷阱,任務依然艱巨?!痹撁髡f。
在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戰略咨詢委員會主任樊綱看來,中國的中等收入陷阱就是目前的收入差距過大?!暗搅酥械仁杖腚A段,一部分人已進入到高收入階層,但大多數人還是低收入階層,這時收入差距特別明顯,甚至會繼續擴大?!?/div>
接受采訪的專家不約而同地將“縮小收入差距”作為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殺手锏,這也跟我國的大政方針一脈相承。國務院總理李克強3月5日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深化收入分配體制改革,努力縮小收入差距”。
“最重要的是要縮小城鄉之間的收入差距,一定要解決好城鄉發展差距。”袁鋼明告訴《中國經濟周刊》,現在提出的新型城鎮化,就是要讓農村也能夠實現和城市一樣的發展水平,改變現在農村收入整體上只有城市收入三分之一的不合理狀態。另外,農村的人口占比很高,達到人口數的60%多,所以改變不合理的人群差距是最重要的。
此外,袁鋼明建議,還要改變不合理的地區差距,要盡快把中西部地區發展起來,解決更多人群、更大規模、更廣范圍的收入分配不合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