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成功的人很多,為什么這些成功的人都是管理時間的強者呢?樺澤紫苑寫的《為什么精英都是時間控》就從專注力著手,為你揭開成功的奧秘。
雖然寫管理時間的書很多,但這本書卻將大腦機能發揮到極致的時間管理術,給人們構建加倍的“思考模式”的“行為習慣”。如果你想成為自己時間的主人,高效地管理自己的時間,那就“趁現在”開始自己的工作術之旅。
“趁現在”這句話在很早以前就流行了,甚至很多人還把“活在當下”當作自己的座右銘。對于時間的管理上,如果我們也延續這種思維就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收獲。
一、2分鐘判斷術
我們經常會說,不管做什么事都有趁熱打鐵,但這個“趁”的時間有沒有限度。有的人說幾分鐘,有人的會半小時,這種模糊的界線也就給這件事情的不同結果埋下了伏筆。讓自己的時間也在不知不覺中溜走了。
迪比特.阿蘭在《零壓力工作術——掌控工作與人生的52個法則》給出了規定,“馬上就能完成的工作”應該直截了當說“2分鐘以內可以完成的工作”。
對于這種2分鐘就可以解決的工作,如回復電子郵件,一定不要拖延,應馬上解決。否則就會多花1分鐘,甚至幾分鐘。
二、30秒決斷術
有時候,我們的時間大多都是用在人做決斷上,猶豫不定,所以放一放,結果后來,還得要從頭思考,再做決定。
對于這種無法決定的工作,我們最好依據“快棋理論”。所謂“快棋理論”就是棋手用1個小時做的決斷,與30秒做出的決斷有90%的一致性。
這就是我們平日里所說的“靈光閃現”“直覺”,所以對于日常工作中的決斷只要30秒就可以了,這也就是節約時間,提升工作效率的竅門。
對于自己暫時無法做決定的事情,就把實驗室收納到“未決事宜”留給日后,減少自己在這件事上的思考。
三、時間界限著眼于“點”
你有沒有發現,我們有時候會拖延,其實是因為自己對時間的定位出現了問題。例如“5月30日前做完。”所以很多人到了5月30日這個期限,依然沒有做完。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因為5月30日前對于別人大腦只會形成一個直線的思維,在現到距離5月30日前,有無數個點。這就容易給人一個拖延借口,“時間還早”。